中国城乡环卫网

“两网融合”待推进 末端处置定前端

第三届中国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研讨会近日在上海召开,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秘书长潘永刚表示,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当今时代之困。在垃圾分类全面开展的大背景下,重构我国传统的垃圾管理模式和技术路线,对于根治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至关重要。

“两网融合”存难点

低值回收物是关键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其中,生活垃圾网络与再生资源网络的“两网融合”体系建设是上海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上海市建成8000个“两网融合”服务点和170座中转站。

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环卫处副处长齐玉梅介绍,2018年,上海市正式提出两网融合,将生活源可回收物体系建设、体系运营、体系管理基本转移给生活垃圾清运网络。到去年年底,全市已建成3382个服务点,目标超额完成70%;建成93座中转站;建成集散场6座。尽管上海的两网融合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仍存在落地难、拓展难、运行难、管理难的情况。

齐玉梅认为,要打通“两网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必须要对不同主体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对于排放者,加速推进源头排放控制制度建立;对于生产者,加速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对于处置者,加速推进末端处置环节品质控制制度;对于消费者,加速新技术尤其是信息化和溯源技术的应用;对于政府,加速建立适应循环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体系。

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副主任沈旻昕认为,低价值物的有效回收是做好“两网融合”的关键。“日常生活中,很多再生资源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失去了回收利用的经济利益,变成了低价值物;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网络与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网络两网分离,低价值物既不能被有效回收利用,分类后又缺乏处置渠道,造成了垃圾量增加和资源的浪费。”

末端处置能力决定前端分类

研讨会上,垃圾减量化如何达到又快又好的效果引起专家共鸣。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海滨表示,可以运用源头与节点相结合的全过程分类减量模式。坚持源头社会化分类投放不仅是实现垃圾分类、提高垃圾“三化”的有效举措和初始环节,更是实现全民环境意识与道德修养的提升过程。“强化节点专业化分类可促成全过程多级分类减量,提高分类效率与效能,两者有机结合既能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施行,又能实现‘弯道超车’——加快分类工作推进速度,达到又好又快的效果。”

沈旻昕结合杭州垃圾分类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关于分类标准的设定必须坚持后端决定前端的原则。一是必须根据末端的处置能力来确定前端具体分几类、怎么分,避免出现分类后的垃圾无法分类处置,挫伤市民积极性。二是要坚持先粗分后精分,先简单分类培养习惯,再细化种类提升品质。

“截至目前,杭州全市共有3413个小区已开展垃圾分类,各类机关、事业单位2908家,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并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4个,实现分类覆盖范围稳步扩展、分类质量持续提高、市容环境有效改善。”沈旻昕介绍,近年来,杭州市通过构建以“四分”为原则的垃圾分类设施保障系统、以“党政机关带头”为引领的社会动员体系和以法律为基础的责任落实体系,推动垃圾分类向纵深发展。

园林绿化垃圾尚需资源化

除了垃圾分类体系构建,园林绿化垃圾也在研讨会上被着重提及。中国城建院城乡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王香春表示,园林绿化垃圾含有大量的木质纤维素和有机成分,可循环再利用。但由于认识不足、政策缺乏、技术不足等原因,目前我国除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型城市逐步开始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探索与尝试外,大多数园林绿化垃圾以传统的填埋和焚烧为主,资源化处置和再利用率低。

王香春为此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性文件及相关验收、评估、监管管理办法。第二,开展试点工作,推进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试点,鼓励各地区城市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开展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研究和实践探索,探索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第三,研发技术与产品,全面开展相关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提高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如上海市研制海绵体混凝土、湖南研发垒土产品(生态栽培基质)、天津研发有机覆盖物等。第四,鼓励公众参与,开展多渠道多途径宣传教育,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