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环卫网

固定式+流动式+值守服务式,北京多区垃圾分类打起投放“组合拳”

垃圾桶摆少了不够用,居民扔的垃圾堆成山;但小区中摆放的垃圾桶多了,垃圾分类指导员又盯不过来。怎么解决这对矛盾?距离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仅剩几天时间,记者了解到,除了过去“固定式”的垃圾投放传统模式外,各区还纷纷尝试“流动式”、“值守服务式”、“组合式”等多种垃圾投放新模式,既能保证居民的垃圾有地儿扔,又能保证垃圾分类指导员“人盯桶”。垃圾分类打起了投放“组合拳”。


1.jpeg

一名指导员能“盯”几个桶

2.jpeg


垃圾分类投放站重新规划合并

记者了解到,这种值守服务式的垃圾分类投放站,目前已在玉桥、北苑、新华、中仓等街道共7个小区内进行试点,首批共设立了35个站点。按照平均300-500户设置一组分类投放站,居民步行不超过70米,就能找到一处站点。

“过去,这7个试点小区,一共零零散散设置了近百组垃圾桶,如果配垃圾分类指导员,时常得一个人盯两个点位,或多个点位,指导员手忙脚乱不说,引导服务效果也大打折扣。为了便于管理,也为了突出服务先行,7个试点小区的垃圾桶全部重新规划,最终合并成了35个垃圾分类投放站,这样算下来,垃圾分类指导员的数量能比过去减少一半,管理起来更加方便,服务质量也有了提升。”通州区城市管理委环卫科工作人员蔡伟宸告诉记者,这35个站点,每天在垃圾投放的高峰期都会安排专人值守。“五一”前,还计划在部分小区设置人员值守时间更长、分类品类更齐全、具备分类桶暂存、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展示等功能的“垃圾分类服务驿站”。居民在各前端分类投放站无人值守服务期间,可至驿站进行分类投放。3.jpeg

多区尝试“组合式”投放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副中心将因地制宜的推广“固定式+流动式+值守服务式+组合式”共4种垃圾投放新模式。除了目前已开始在7个社区试点的“值守服务式”外,“固定式”就是传统的一楼多桶多点模式;“流动式”则主要适用于没地方摆放垃圾桶的平房区及村庄等地,将由小型垃圾车采取巡回方式对各家各户的垃圾进行流动收集;将多种投放收运方式自由搭配,就变成“组合式”投放。4.jpeg

除了通州外,东城、海淀等多区都在尝试“组合式”的垃圾投放模式。以东城为例,东城住宅小区的垃圾投放模式包括固定式和流动式两类。其中,固定式分为固定桶站、专人值守的分类驿站等。有专人值守的分类驿站则按照每300至500户居民设置。流动式主要包括上门收集和定时收集两种方式。按要求,每个住宅小区须至少设置一处可回收物收集点和一个收集有害垃圾的专门场所或容器。而海淀的居住小区,则将采用“固定式”、“流动式”和其他方式三种投放模式。每个小区至少设置一处专人值守、“四桶”齐全的垃圾分类驿站。(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