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包围农村”?我国农村垃圾处理行业前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发展,农村环境治理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环境领域公用设施的投资规模在不断提升。此前关于农村污水处理已经给出了较多科学的优化技术路径,而农村垃圾治理形势同样不容乐观。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垃圾行业的市场现状,并结合相关行业政策等方面,对农村垃圾行业的未来发展作出了展望。
1.农村垃圾行业市场现状:生产性垃圾为主要的产生来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镇人口持续增长,而农村人口不断减少,2008年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为70399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0%以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大量人口向城市转移,至2017年,农村人口数量下降至57661万人,当年全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农村人口数占比下降至41.48%。
虽然,在城市化进程推进等因素的影响下,农村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但是从农村垃圾的产生量看,总量不断增加,人均农村垃圾产生量表现为大幅增加的趋势。据统计,2012年我国农村垃圾的产生量为46.26亿吨,至2017年农村垃圾产生量为50.09亿吨,由此可见,人均垃圾的产生量大幅增加。
从农村垃圾的构成看,由于农村生产性活动为国家及城市正常运行提供充足的粮食供给,而该类产品供应的背后使得农村生产活动中产生大量的生产性垃圾,以养殖垃圾和秸秆垃圾为主。据统计,2017年我国农村生产性垃圾产生量为47.82亿吨,占当年垃圾产生总量的93.53%,其中养殖垃圾的产生量达到38.18亿吨,占76.2%,秸秆垃圾的产生量为8.68亿吨,占比达17.33%。
相比于农村生产性垃圾,其生活垃圾也是目前农村垃圾的重要来源。2017年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27亿吨,占农村垃圾生活总量的4.54%。
2.发展前景:多因素推进垃圾治理效果增强
(一)政策性助力不断强化
从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相关政策角度看,其政策主要集中在对农村垃圾的分类、转运、处理和利用进行方向性的引导。
2015年发布《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为农村垃圾处理提出了创新、有效的发展模式。
2017年2月,相关部门发布《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农村垃圾处理一系列政策的提出,为现代化农村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资金性扶持全面推进
据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发展,农村环境领域公用设施的投资规模不断提升。2012-2017年我国建制镇环境卫生投资规模由92.90亿元上升至179.4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加10.3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07%。在农村环境设施渗透率不足的影响下,乡村环境卫生投资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低于建制镇,为8.16%。
现阶段,国家在全面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开始关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农村垃圾处理是新型农村建设应重点关注的治理点,因此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村对生产及生活垃圾的处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对农村垃圾处理的投资额也显著增加。在国家政策支持,投资促进及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增强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现阶段农村垃圾的处理量显著增强。
2012年我国农村垃圾的处理量为20.86亿吨,垃圾处理率不到50%,在国家一系列的支持促进下,至2017年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率显著增强至62.85%处理量达到31.48亿吨。测算2018年农村垃圾的处理总量为34.18亿吨。
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度的加快,各地纷纷开展“美丽乡村”的建设,未来在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及人们素质及环保意识提升等的影响下,农村垃圾的处理在源头的分类收集及处理将得到较好的发展。
最新文章:
- 1 杭州市四年投入33.6亿打造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先行示范样板
- 2 进一步探索“以厕养厕”, 广州将允许在部分环卫公厕设置户外广告
- 3 约1.2亿!“康洁”连续五轮中标卢龙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
- 4 助推城市管理现代化 第29届华东环卫年会将于29日南京举办
- 5 住建部:指导各地加快垃圾分类管理立法工作
- 6 八部门发文推动城乡环境卫生工作“补短板”、“强弱项”
- 7 两会环卫代表聚焦安全、待遇、尊重等基层环卫问题
- 8 成都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未来大可能有多个环卫装备项目招标!
- 9 山东省住建厅厅长王玉志:多措并举推进装修垃圾分类处置和全过程管理
- 10 住建部今年拟修订9标准,涉垃圾处置、环卫保洁、厕所、压缩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