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环卫网

以行业创建提升公共厕所服务管理水平

“公厕”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体现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近年来,上海不断加大公厕建设和管理,提升公厕保洁质量及服务水平,完善公厕硬件设施设备,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用厕环境。2013年下半年,全市公厕行业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得分为83.05分,比上半年提高了0.52分。

  厕虽小,但关系民生事大。今年公共厕所服务管理将继续以文明行业创建为引领,合理规划公厕布局建设,推进公厕规范服务,强化便民措施,加强条块结合试点探索公厕监管新模式,力争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持续上升,全面提升公厕行业整体服务管理水平。

  一是制定2013—2014年新一轮公厕文明行业创建计划。

  巩固2011—2012年度公厕行业文明创建成果,深化长效管理、建立健全公厕服务管理体系;通过不断加强社会单位开放厕所的监管,全面提升全市公厕的服务质量。进一步推广李影式人性化服务,形成一批“品牌公厕”、“服务明星”,确保行业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持续提高,使上海市公厕管理与服务行业成为市文明行业。

  二是制定文明公厕管理办法,加强检查考核。

  目前,全市已有2140多座公厕创建为上海市文明公厕。为进一步加强文明公厕长效管理,绿化市容局环卫处和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制定了《上海市文明公厕管理办法》,明确文明公厕的创建申报程序、评选范围和评选要求,加大抽查考核力度,进一步规范文明公厕的服务要求,形成了长效管理机制。2013年,市绿化和市容局对环卫示范公厕、测评中得分较低的公厕等多次开展专项检查,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和突出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及时落实区县整改,确保公厕内环境整洁,服务到位。

  三是增添便民服务措施,方便市民。

  为进一步体现公厕服务向精细化、人性化方向发展理念,在完善公厕内部设施设备配备的基础上,做到所有环卫公厕配备便民服务箱、免费提供洗手液(肥皂)方便市民使用。同时,在有条件的厕间蹲位内增设拉手,或设置方便凳供老年人如厕;在男女厕位比例上合理调整公厕内等一系列措施,设置方便凳、不断实现无卫生设施居住区的环卫公厕24小时开放,提供人性化服务。

  四是开展第三卫生间试点,满足特殊人群的使用。

  为进一步提升公厕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2013年开展了环卫公厕第三卫生间配建试点工作,以满足不同性别家庭成员的共同用厕。主要是根据功能需求,在新建环卫公厕和中心城区有条件实施改建的一、二类环卫公厕内依托独立无障碍厕间添置相应设施设备来满足特殊人群的如厕需求。通过试点,中心城区无障碍厕间配置比例由原来的24%提高到了30%左右。

  2013年,全市共新建环卫公厕16座,其中有10座配建有独立无障碍厕间;在一些公交集散地,旅游景区周边建设公厕时也适当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求。

  例如:虹口区多伦路公厕改建时,就对内部设施根据成人及儿童的特点,配置了高低洗手盆,设置了残疾人及妇幼专用厕位,并配备了专用的婴儿换衣桌,等等。

  再如:徐汇区部分公园厕所和环卫公厕改建时,也在独立无障碍厕所间内配置了婴儿床翻板等设备。

  还有,杨浦区原有环卫公厕都没有独立式无障碍厕所间,2013年公厕改建时也因地制宜地在一些公厕内加设了设施。

  五是完善公厕指南,方便市民查寻。

  为健全完善公厕导向系统、拓展公厕导厕手段,市局信息中心研发了“上海公厕指南”官方公厕查询APP,向市民提供本市公厕的开放时间、位置描述、群众评价等多项内容的查询功能,市民可根据APP提供的GPS指引路线,前往最近公厕。目前,该APP可以在绿化市容网站上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