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意义有多大?
垃圾减量
很多人在垃圾减量化的认识上一直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垃圾减量就是减少已经产生的垃圾的质量与数量,其实不然,垃圾分类是要在产品设计、制造、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采用合理措施减少废物量。
不如,来重新认识一下:垃圾减量,以及对于垃圾减量,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减量的三个阶段
Step1减少源头产生量
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阶段就开始充分考虑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人们常说,培养良好的习惯只需要21天的时间。不如,从今天开始21天的垃圾减量小计划,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几点做起,为垃圾减量与环保做贡献:
杜绝过度包装,礼物可以简装,不要为了形式主义偏离了礼物的真正意义;点外卖时不选择一次性餐具;收寄快递时包装盒、包装袋重复利用。
在外出时,坚持拒绝使用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坚持少用塑料水瓶。养成自带可重复使用的水瓶、帆布袋、购物袋、保温饭盒的习惯。
变更换为修复,变丢弃为捐赠,物品不是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我们都可以修修补补继续使用,或是赠送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Step2减少中段清运量
从垃圾产生伊始就将那些可以作为资源利用的废弃物尽量分流出来,避免这些可回收物被污染、被破坏;
Step3减少末端处理量
实质上是减少垃圾填埋量。这一认知也称为垃圾物流过程的多级减量。
2、减量,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我们的垃圾分类才刚刚深入人心,垃圾减量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仍然任务重重,需要每一个市民都加入其中:
首先,我们要树立起垃圾减量的观念,像当初接受垃圾分类那样去理解,去接受,去向身边的家人、朋友分享减量观,要让大家知道,减量不是抠门,而是保护城市环境、地球环境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其次,政府与企业也要共同努力,针对前端的垃圾分类、中间的收集、细分和储运,以及末端的综合处置进行整体规划和设备配置,实现从源头到末端共同发力。
垃圾减量,既可以保护我们的家园,又可以节省开支,每个人都做一点点,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改变。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垃圾减量的好习惯吧。
最新文章:
- 1 杭州市四年投入33.6亿打造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先行示范样板
- 2 进一步探索“以厕养厕”, 广州将允许在部分环卫公厕设置户外广告
- 3 约1.2亿!“康洁”连续五轮中标卢龙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
- 4 助推城市管理现代化 第29届华东环卫年会将于29日南京举办
- 5 住建部:指导各地加快垃圾分类管理立法工作
- 6 八部门发文推动城乡环境卫生工作“补短板”、“强弱项”
- 7 两会环卫代表聚焦安全、待遇、尊重等基层环卫问题
- 8 成都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未来大可能有多个环卫装备项目招标!
- 9 山东省住建厅厅长王玉志:多措并举推进装修垃圾分类处置和全过程管理
- 10 住建部今年拟修订9标准,涉垃圾处置、环卫保洁、厕所、压缩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