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环卫网

“十四五”规划下,“数字碳”助力垃圾分类的应用与思考

导言: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及“十四五”规划对垃圾分类深入长效发展要求的提出,如何将两者有效结合并落实?是各地政府及主管部门积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浙江杭州临平区政府,区商务局、城管局及生态环境局等职能部门从“数智临平”的定位出发,充分利用本地龙头环境企业优势,打造“双碳固废产业大脑”,运用“数字碳”技术,探索减污降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取得明显的效果。


“投放垃圾还有碳积分!”家住杭州市临平区的王阿姨将手中的饮料瓶扔进垃圾分类回收箱之后,她的账户多了一个“碳积分”到账提示。

据了解,在临平区的碳中和小屋,居民将可回收物投入垃圾箱后,设备经过自动称重,会向居民的“数字碳账户”发放“碳积分”。

经过走访调研,笔者发现,这个“碳积分”是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而打造的。临平区一方面是奖励居民通过垃圾分类,促进社区环境改善;另一方面通过垃圾分类让更多可回收物被再次利用,促进节能减碳,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从而达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全新概念——“数字碳”

其实,这个小小的“碳积分”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年度热词”,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到各地方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一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变革正在中国大地上向纵深推进。

图片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认为,“发达国家在实现碳达峰的道路上,循环经济和固废资源化是“主战场”之一,这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很有启示。”这一想法与临平区的“双碳”工作理念不谋而合。近年来,临平区依托浙江省数字化新变革,借助辖区本土企业产业数字化的先行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条通过垃圾分类“固废产业大脑”实现“双碳”目标的全新路径。在这个路径中,“数字碳”成为助推垃圾分类“固废产业大脑”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当前,新技术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刷新着我们的认知。在这样的时代,以数字化手段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而“数字碳”正是一场数字化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既是助力减少垃圾处理过程的碳排放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垃圾分类领域主要面临技术水平和技术策略存在短板,治理体系不成系统,体制机制缺乏创新等多方面的挑战。那么,应该如何运用“数字碳”理念,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呢?

首先,需要优先引导企业建立数字化思维,加快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实现垃圾分类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9月4日,安徽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花园小区垃圾分类站,志愿者指导居民操作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系统

今年9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建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生活垃圾从源头到末端、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分类技术支撑体系。10月,福建省住建厅等12个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要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构建全过程分类技术支撑体系。

今年,各地纷纷出台垃圾分类相关政策,不约而同地提到一点:加强科技支撑,提高垃圾分类科技水平。因此,垃圾分类行业应该把握现代科技发展大势,以“数字化”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发展数字化新模式,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其次,走好“双碳”之路,企业需要可执行的系统性方法论指导。

图片

目前,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和《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已编制完成,为各领域深化数字化应用、推进数字化赋能加强统一部署。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还发布了5G+新基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为新型基础设施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统一指导。

而当前垃圾分类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体系不完善、相关标准缺失等问题。因此,做好垃圾分类行业数字化顶层规划工作,为实现“双碳”愿景提供战略规划支撑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

第三,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建立垃圾分类数字化智治体系。

近年来,杭州以数字化新技术为依托,积极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与垃圾分类进行融合,促进碳减排。近日,浙江省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指出,要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平台,积极推广碳达峰碳中和动态监测、预警、评估等应用。

图片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城管一体化数智平台

在垃圾分类领域,“数字碳固废产业大脑”是目前最优的技术配置和策略。在具体执行中,“数字碳固废产业大脑”即通过“数字碳”创新驱动碳减排的方式,在“固废产业大脑”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AI、区块链、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智能分类回收设备,搭建可视化的智慧管理平台,构建垃圾分类数字化智治体系,对地方制定“双碳”发展规划、协调关键部门、统筹配置资源、引导社会参与提供技术保障和系统支撑。

第四,“双碳”背景下的垃圾分类全流程是一个“碳链条”。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运输、末端处理利用,都是“碳链条”上的关键点。在“数字碳”的助推下,应该运用数字化手段重塑垃圾分类全流程,打造数字化全链条管理体系,实现对管理协作的动态跟踪和实时反馈,在保障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同时实现协同治理和智慧管控。

图片
12月9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江苏昆山运用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打造垃圾分类“智慧样本”

作为最先倡导和推行垃圾分类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江苏省着力构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链条垃圾治理体系。而接下来,江苏省垃圾分类数字化工作将迎来更高要求。11月,江苏省住建厅等12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综合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加快形成全过程管理系统,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科学化水平。

总的来说,“十四五”期间,在“双碳”背景下,垃圾分类还需要以数字化赋能自身,加速卡位“数字碳”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