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环卫网

武汉1008座环卫公厕升级 宜昌环保装配式智能公厕亮相

小公厕大民生,社会在进步公厕也在持续升级,改掉了以往脏乱差的形象,现在的公厕满是黑科技,成为城市新景观。湖北各地不断推动厕所提标升级,创新服务做法,一起看下武汉、宜昌两地公厕新变化!里导厕、厕纸、洗手液、安全扶手成标配,武汉1008座环卫公厕升级

用手机导航,可以精确找到附近的公厕;上厕所忘记带手纸,也不用担心,扫码或刷脸,就可以取纸;标配的安全扶手、搁物板和挂衣钩,更加方便老年人和晨练居民如厕。6月15日,从武汉市精细环卫管理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到今年8月底,全市1008座固定式环卫公厕,全部配齐这些便民的设施和服务,让市民如厕更方便。

千余座环卫公厕新增“五项标配”

武汉现有公厕4100多座,其中,属于城管部门直管的固定式环卫公厕有1008座。2018年该市推行公厕革命以来,如厕硬件与软件得到了全面提升。

在解放公园路一座地下公厕,虽然在地下几米处,但却闻不到异味。江岸城管环卫科负责人陈思说,这得益于安装了除味系统和新风系统,并配有专职厕管员,全天候进行保洁。

图片

在公厕内,还看到了扫码取纸、洗手液、安全扶手、搁物板和挂衣钩。陈思说,过去不作硬性规定配备这几种,推行精细环卫管理后,该区率先进行了配备,方便各类如厕所人群的需求。她说,安全扶手主要是方便年纪大的居民,而挂衣钩则方便晨练和背包的市民。搁物板则方便放手机或一些随身携带的物品。而一些居民如厕忘带厕纸,扫个码或刷个脸,就可以轻松取纸。

据介绍,今年8月底,这五项标配在全市所有固定环卫公厕完成配备。

找公厕可用精确导航

在武汉,通过地图导航,可以精准找到身边的公厕所,不必焦急寻找。

事实上,一些外地来的游客或市民反映,此前按照导航去如厕,结果发现厕所不在定位的地方,甚至有的公厕已被拆除,遇上内急时,还真不方便。

“由于城市建设和其他原因,有些公厕撤除或迁移了,因此,这些地图上的有些公厕,导航不够精准。”武汉城管环卫处二级科员宋圻说,该处已与相关导航地图方面正在密切接触,优化导厕功能,实时更新、维护公厕管理平台的地图定位数据和公厕开放状态,通过与百度、高德等导航软件的数据共享互通机制,为市民群众提供准确、有效、便捷的导厕服务。

图片

人性化服务设施不少于三种

在汉口解放公园路地下公厕内,除了摆设花卉、绿植、沙发、装饰画,配置音乐场景、室内色调等氛围外,还通过增设儿童洗手台、温水盥洗系统、隐藏式水箱、隐藏式垃圾桶等便民设施,让市民如厕感受家一般的温馨舒适。

该公厕还拓展了免费WIFI覆盖、手机免费充电、首创残疾人绿色电梯通道、书报架市民免费阅读、雨伞扫码使用等六大功能。在江夏区体育馆公厕内,除了安装了蹲位、人流量、湿度等信息的显示屏外,还安装了烘手机和母婴操作台等人性化设施。

武汉城管要求,在今年8月底前,全市1008座固定环卫公厕所,至少90%的公厕,不少于3种人性化服务设施。“具体为8选3”:即温水洗手、手部烘干机;母婴操作台、擦鞋机;移动电源租赁、WIFI上网;电子显示屏、儿童洗手台等8种中,选择配备其中3种及以上。打造一批服务提档公厕,保持便民服务设施、用品功能完好、存量充足。

宜昌城区首座环保装配式智能公厕亮相

像“搭积木”一样建公厕,公厕内主动式净化除臭杀菌技术、厕所状态信息、一键呼救系统一应俱全……宜昌首座建成使用的装配式智慧公厕——夷陵中学智慧公厕,这里充满着满满的科技元素…… “智慧赋能”让城区公厕越来越高大上,“一厕一景”让公厕成为城市“新景观”。如今,城市管理者们还在 “见缝插针”,精心绘制“十五分钟便民如厕圈”,让市民“方便”之处更加方便。

图片

智慧赋能 公厕满是“黑科技”

“如果不是建筑外墙上醒目的公厕标识,很难让人将之与公共厕所联系到一起,想不到这么漂亮的地方会是一座公厕。”连日来,位于高新区生物产业园毓秀路旁的宜昌首座装配式智慧公厕自投入使用后,成为不少过往市民热议的话题:“外墙的装饰让公厕和周边的景观融为一体了,没想到公厕都可以变得那么漂亮!”

绿植掩映的外观已让人称赞,走进公厕内部,满满的智慧元素更是让人称奇。

“温度:24℃;湿度:64.82%;烟味探测:无;臭味强度:良……”走进公厕大门,中厅处,新安装的显示屏上,除了实时跳动着公厕总体平面图,男女卫生间、第三卫生间等使用情况数据外,连厕所内的空气各项指标都一目了然。

“这个显示屏连接了公厕所有的智能化设备以及各种感应探头,可实时对厕所的人流量、使用情况、温度、湿度、氨气值等进行监测。”公厕管理人员介绍。只需打开手机APP,从与系统相连接的“公厕云“中读取相关数据,就能了解公厕里是否臭味超标、湿度又是多少。

据介绍,公厕内配备了感应式负压收集除臭系统、新风系统与智慧厕所管理系统,能够实时获取厕所及周边的天气情况、温湿度、厕所使用状态、厕位占用情况、环境卫生等相关数据。

此外,为方便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群。公厕内坐便器隔间,还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设置了扶手和sos紧急呼叫按钮,一旦触发,中控的大屏会显示求救报警。该报警系统同样绑定了工作人员手机,以便收到市民收求助信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给予帮助。

除了智能,这所公厕更是绿色环保。“这座公厕从无到有仅仅用了40余天的时间,如果是按照传统方式建设厕所,至少需要4个多月的建设工期。”施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所有墙、柱、板、屋面、装修等材料都是提前在工厂内完成生产、加工的,在施工现场仅需要快速拼装即可,现场吊装施工,没有湿作业,不用脚手架,不需二次抹灰,减少了扬尘环境污染、占道施工。同时,所有材料可拆卸后循环重复使用,也大大提升了装饰材料的利用率。

一厕一景 公厕成为城市“新景观”

“在宜昌,公厕数量多了,环境卫生比以前好太多了。”市民郑晨家住伍家岗中建之星附近,每天晚上都会在周边散散步,中建之星附近的公厕让她赞不绝口,“漂亮的外观,温馨的色调,整个公厕被树木包围。如果不走近看,还以为是个景点呢。”

实用、美观、方便,如今市民对城区繁华地段和人流量密集区几座装配式智能化公厕有了新的评价。如何让这些公厕布局合理,实用美观,城市管理者没少下功夫。

图片

市区城管部门针对城市商圈和人流密集区公厕布点不足、建设选址难等短板,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多次深入实地踏勘调研,充分征求周边居民、商户意见和建议,见缝插针,巧妙布点,有效解决“邻避问题”。伍家岗区天然塔公厕、东站公厕、猇亭区临江大道等多座建改一类公厕标准较高,提升了城市品质,改变市民对公厕脏、臭的固有印象,市民如厕舒适度得到大幅提升。

“变化真的太大了!以前的公厕无人管,进门恶臭难耐;如今每座厕所都有人管,外部还有统一标准的导向牌,内部绿植、洗手液、手纸等一应俱全……公厕已经成了城市文明的窗口。”家住城区西陵二路的徐先生说。

除了硬件,在软件上,城市管理者没有少下功夫。宜昌市所有重点地段环卫公厕已全部实现“一人一厕”管理。

同时,城管部门开展“闻臭行动”为城区公厕挑刺除臭。宜昌市城管部门面向社会招募公厕义务“闻臭员”,联合媒体,累计对城区近两百座公厕开展近十次“闻臭行动”找茬,公布“红黑榜”,让市民查找公厕管理问题并及时整改。

见缝插针 织密十五分钟如厕圈

6月14日,夷陵区东城试验区东方大道与港窑路交汇处,港窑路转运站旁的公厕已面向周边居民开放。

路修到哪里,公厕就建到哪里;哪里市民有需要,公厕就建到哪里。宜昌巧手密织城区十五分钟如厕圈。

图片

从市城管委了解到,为解决城区厕所不足,解决市民如厕难等问题,宜昌启动了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随着计划的完成,如今,中心城区市民步行15分钟即可找到公厕。

加快城市公厕建改提质效,不断完善城市新修道路沿线的公厕配套。

今年,宜昌市将建改32座(城区25座),其中新建一类公厕4座。截至6月10日全市公厕已完成建改10座,在建19座,剩余公厕将赶在9月底前完工。这些新建和改建公厕将在规范配置设施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城市美学理念”,结合周边建筑和景观,注重造型风格和色彩统一,力求卫生间外观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并融为一体,打造景观性建筑,实现“一厕一景”。在管理上实行“一人一厕、一厕一卡”,按照文明典范城创建标准,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如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