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环卫网

明年广深将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2019年起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到2020年广深两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近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网站发布《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征求意见时间为8月15日—8月29日。

今年起地级以上城市

制定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方案》强调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生活习惯、垃圾成分、垃圾分类工作基础等实际情况,确定简便易行、可操作、可持续的实施路径,有序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方案》提出工作目标,从2019年起,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到2020年,广州、深圳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珠三角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设区城市至少有1个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不设区城市至少有1个街道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粤东粤西粤北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5年,全省地级以上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

社区垃圾定时定点投放

科学全面的垃圾分类体系应涵盖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环节,此次《方案》也指出科学分类体系建设方向。

建设简便易行的分类投放体系,采取简便易行的分类投放方式,确保有害垃圾单独投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投放,提高可回收物的投放比例,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社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

建设科学合理的分类收集体系,优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布局,管理责任人按照本地确定的分类标准,科学合理设置分类收集容器,做到标志规范、分布合理、数量满足、环境友好,鼓励使用智能收集设备。到2020年,各市建立有害垃圾回收处置体系网络,城市餐饮垃圾基本实现应收尽收。

建设完善匹配的分类运输体系,以确保全程分类为目标,配备满足垃圾分类运输、密封性好、标志明显的专用收运车辆,建立和完善分类后各类生活垃圾转运系统。环卫收运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分类收运规范,杜绝“先分后混”“混装混运”。

建设能力充足的分类处理体系,按照“宜烧则烧、宜埋则埋、焚烧为主”的原则,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设与前端分类相匹配的终端处理能力,以终端处理能力倒逼前端分类。并鼓励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区建设,统筹各类生活垃圾处理。到2019年底前,各地级以上市至少建成一个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示范项目;2020年,各市完成近期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

此外,还要建设规范专业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向社区延伸,增强可回收物交售的便捷性,促进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并推行再生资源规范化、专业化处理,促进循环利用。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建设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设施,鼓励对大件垃圾、园林垃圾进行再生利用,并促进垃圾源头减量。

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为实现以上目标,《方案》要求加强科学管理,并明确分类标准,城市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各地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处置利用设施建设情况,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办法。

《方案》强调,2022年底前各地级以上市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或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立法、修订工作同时强化政策支持。创新模式,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回收利用低价值可回收物。制定有害垃圾集中收集处置支持政策,确保有害垃圾规范收运处置。

同时,鼓励科技创新,产学研结合推进开展垃圾治理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研发,逐步提升生活垃圾收集车辆装备、中转设施、资源化利用设施、末端处置设施的技术先进性和科技创新水平。用好“互联网+”平台,发展人工智能,强化信息化技术在垃圾分类全程体系中的应用,加强垃圾治理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