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环卫网

  • 城乡环卫>
  • 行业报告>
  • 刘建国:垃圾分类——高校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

刘建国:垃圾分类——高校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总书记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大学承担着培养人的重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端正、提升和深化对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对大学推进校园垃圾分类、更好地发挥对全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垃圾分类是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推进垃圾分类就是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具体形式。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底线是培养遵守法纪、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合格公民。在源头做好垃圾分类投放是公民应尽的基本责任,垃圾分类是一场潜移默化的公民教育。清华大学倡导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价值塑造”就要培养学生拥抱文明、推动文明。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知识创新高地,在大学校园推动垃圾分类,具有特殊的育人意义和社会意义。

实施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抓手。生态文明不能仅靠政府谋划、企业制造,更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不懈努力。作为“强国一代”的当代大学生,能否真正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关乎“美丽中国”美好蓝图能否早日实现。对于高校而言,垃圾分类不仅将带动校园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创新,促进校园卫生条件的改善与环境质量提升,更会让师生在适度不便利带来的“痛感”中,更加切身体会垃圾问题、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其与个体行为间的关联性,进而形成“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经济”的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扭转目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局面。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并转化为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的自觉行动,垃圾分类才能由“盆景”变成“园林”,进而汇成“森林”,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实施垃圾分类是“行胜于言”校风的生动实践。垃圾分类是典型的“知易行难”的事情,重在人人行动,贵在长期坚持。目前,我国推动垃圾分类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居民知晓率高、支持度高,但实际参与率低,长期参与率更低。从我国部分城市面临的困境看,即使建成了现代化、多元化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由于居民参与率低、准确性差,分类垃圾品质无法满足后端分类处理设施的进料要求,导致分类处理设施难以稳定运行并发挥应有效益,反过来又影响了居民源头分类的积极性。只有居民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性,政府不断提升分类收运处理系统的匹配度和稳定性,相向而行、形成合力,才能走出垃圾分类的死循环。相对而言,设施建设难度较低、进度较快,而全民参与的难度较高、进度较慢,人人动手、全民参与成为实现良性发展的突破口。在校园中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引导广大师生员工亲自参与,长期坚持,才有可能养成习惯、形成文化。

实施垃圾分类需要发挥大学的应有作用。认识高度决定工作力度,认识深度决定工作精度。综合性大学在推动校园垃圾分类工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成为“美丽校园,美丽北京,美丽中国,我们都是行动者”的鲜活写照。以垃圾分类为抓手和载体,推动公民教育、绿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校园“共建共治共享”,带动绿色教育、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引导大学师生真正成为垃圾分类的行动者,在推动垃圾分类这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着力推动的“关键小事”中发挥大学的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

(作者简介:刘建国,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研究方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与管理体系、生物质废物资源化技术、重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