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环卫网

常纪文:我在农村搞垃圾分类实践的这两年

2016年5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和他的朋友自筹了10多万元,在家乡湖北省监利朱河镇李沟村置办了520个垃圾桶,竖起20块宣传牌,发起了一场乡村垃圾分类的实践探索,他说,“这是出于爱家的情感,想为老家做点事情。而作为学者,如果学问不和实际相结合,那学问就是空中楼阁,出的主意也不会接地气。”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说,“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这位率先将这项时尚事业带到家乡的学者,撸起袖子加油干了两年多,他的农村垃圾分类实践之路走得怎样?近日,中国固废网再次约访了常纪文,听他讲述了实践后的新思考。

常纪文

  “成绩有一些,但不是太好”

  早在2016年3月,新一轮的城市垃圾分类潮还没兴起,从浙江金华农村调研后大受启发的常纪文,自己在家乡干起了乡村垃圾分类的实践。因为他,坐落在江汉平原南端的一个不知名的村落——李沟村,成了湖北省最早自行推进垃圾分类的村子。

  “这两年,国家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常纪文表示。

  2017年3月,《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印发,带动了垃圾分类新热潮,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也快步进入了实施阶段,美丽乡村建设再升级。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催化下,垃圾分类工作也驶入了县市、乡镇的快车道。

  李沟村所在的监利县这样的背景下也加大了农村垃圾治理力度,一组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4月,监利县累积整合资金5600多万元,购买垃圾桶19万个、各类垃圾转运车辆500辆,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覆盖县乡村的三级垃圾收集处理体系。

  常纪文表示,政府的投入在村里也有了体现,2016年的时候,村里的垃圾由专人用三轮车收集,现在县里给升级成了电动垃圾收集车,收集好后统一拉到县里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政府解决了垃圾收运处置的问题。这些改变让常纪文很欣慰。

新配备的电动三轮车

  新配备的电动三轮车

  不过,在政策的红利在大速率地向乡村倾斜的同时,从实操层面讲,乡村环境治理尚处在初级阶段,要想让垃圾分类真正在农村落地生根,绝非易事。对此,常纪文没少下功夫。

比如垃圾桶投放这件事,就很有门道。

  常纪文说,“2016年,我们自筹了520个垃圾桶,但由于村里两三天收运一次垃圾,之前配备的垃圾桶容量太小,村民门口的垃圾经常堆成小山。”怎么办?2017年12月,在常纪文的努力下,葛洲坝绿园集团出资为每户村民免费发放了两个150L的大垃圾桶,同时,在村里的主要路段也配备了200对。

垃圾桶

  每对垃圾桶包括一个绿色的和一个灰色的,上面依然编着号码,写着“李沟村”、“可腐烂”或者“不可腐烂”的字样

  “换成大垃圾桶,装垃圾就够用了。”可是没过多久,常纪文又发现了新问题:由于垃圾桶质量很好,容量也大,很多村民就把新垃圾桶搬回家当起了储物桶,还有些人直接将湿垃圾倒进垃圾桶中,造成垃圾收运困难。

  前不久,常纪文组织村民代表12人前往湖南省宁乡市陈家桥村参观学习,考察了当地的垃圾分类、污水收集处理、乡村美化、民主管理、乡村产业等。过程中常纪文发现,陈家桥村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而他们的做法是在每个垃圾桶的底部打一个洞,这样既防止村民把桶拿回家,也能引导村民将湿垃圾用垃圾袋装好。但打洞也有一个弊端,垃圾渗滤液容易流出来。

常纪文等在宁乡考察

  常纪文等在宁乡考察

  对此,常纪文说,“这些细节里有学问着呢,需要不断摸索,暂时我们村垃圾桶还没打洞,我要好好琢磨琢磨怎么办。”

  这两年,为提高村民垃圾分类意识,常纪文多次回乡宣讲,他的父亲、兄弟在他的影响下,也加入了垃圾分类推广的队伍。去年9月,常纪文又回到村里,给村委会,给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理事会代表40人讲解垃圾分类。而在接受完这次采访的第二天,常纪文还要马不停蹄地赶回县上,给县委中心组讲生态文明建设与污染防治攻坚战,其中也会着重谈到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

常纪文到村委会给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理事会代表讲解农村垃圾分类

  常纪文到村委会给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理事会代表讲解农村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