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环卫网

贵州六万余名环卫工人疫情期间在岗守卫城市环境

一年365天,有个被称为“假期绝缘体”的行业从未停歇。

疫情之下,之于宅家就是做贡献的人们,他们属于高风险暴露人群,哪怕是正常工作,已经是最大的奉献。

这,就是环卫工人——

从除夕到春分,与疫情搏斗的时光,似乎漫长煎熬,又转瞬即逝。

50多个日复一日,我省每天约有6万多名环卫工人在岗,守卫洁净安心城市环境。

除却日常保洁,他们还要防疫消杀两个担子一肩挑,以及承担其他应急任务,环卫作业量较平时至少增加一倍。

他们以“党旗所指、橘红所向”的担当和“烈火真金、疾风劲草”的韧性,全力守护贵州战疫成果,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着环卫“硬核”支撑。


日产日清 环卫没有休息日

“日产日清”是环卫原则。

因为垃圾只要多停留一天,各类病毒病菌的扩散风险就会成倍增长。

说起来只是搞搞卫生、倒倒垃圾、清洁消毒的工作,但在非常时期也是“提着命”在干。

张川,铜仁市碧江区川硐街道环卫站驾驶员,疫情发生后,他成为一名涉疫生活垃圾清运人。1月25日大年初一,张川接到指令,每天定时上门为辖区19户新冠病毒密切接触者以及后续武汉返黔人员清理生活垃圾。

环卫系统中,上车工人最辛苦。更何况,隔离区垃圾清运工作还具有潜在风险,需要采取专车专人和定点收运模式。

每天清晨5点,张川严格按照出班作业防护程序,披挂整齐,测量体温后,便开始每天的战疫。

收集隔离区生活垃圾,必不可少的就是消杀!

消杀、装车、穿过警戒线、出入隔离区……从收集点到处理厂,转运、焚烧、记录台账、24小时轮流备勤。这样的作息状态,张川从1月25日一直持续了37天。

涉疫生活垃圾是高危垃圾,有人嘲笑他:“一个合同工何必如此拼命?对得起那点工资就行了。”张川却说,自己只是想顶上一点儿事儿。

特殊时期,一袭橙衣、一把扫帚,顶上的可是大事儿。

阻击疫情 卡好废弃物处置关

环卫系统是阻击疫情的重要防线之一。越是在应急的时候,环卫工作的任务越艰巨,越需要环卫工人加倍地付出。

凌晨四点半,城市还在沉睡中,邓兴明像往常一样早早出门了,橘色制服在夜色里格外醒目。他负责的贵阳市西湖社区约有5万居民,为了这5万居民的健康,邓兴明每天都背着50多斤消毒水,往返于市东路和南浦路之间,对垃圾收集点、果皮箱以及废弃口罩等进行消毒收集。在环卫岗位干了27年的他说,今年是最紧张的一年。


机动补位 不放过任何死角盲区

说起废弃口罩收集,那可是与医疗垃圾“过招”一样危险的工作。京贵白云分公司的刘荣贵今年62岁,原计划干完1月就要退休,接到通知后,他又主动报名承担起整个白云区的废弃口罩收集与转运工作。

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2019年3月田富景才加入德江县环卫站。疫情期间,该县启动应急机制——“机动补位”,每晚七点至十点半之间,增开一辆环卫车,对城区内所有垃圾集中堆放点再次清运,确保垃圾不过夜,城区更整洁。在得知站内人手不足之后,田景富没提任何条件,主动申请加入夜间清运工作,每天工作时长多出了近4小时。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有的环卫职工,还承担了应急任务。

每年春节,安顺经开区亮彩保洁公司的杨文英都是在岗位上度过。今年,除了每天完成辖区清扫工作,她还当上义务监督员,保洁监督两手抓。据了解,安顺市经开区充分发挥环卫行业覆盖面广的优势,赋予了600多名环卫工人疫情防控监督职责。戴上红袖标,他们把防控监督延伸到了大街小巷、村寨小区,进一步弥补了管理死角和监控盲区。

……

这样可亲可敬的“城市美容师”还有很多。他们的付出,在看不见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奉献,是习以为常的每一个细节。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每天约有6万多名环卫作业人员坚守一线,日均清运和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2万余吨,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新增设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2.2万多个,各地均加大城市公共区域及环卫设施消杀力度和消杀频率,做到环卫设施全覆盖。

这些数字背后是环卫工人“春风化雨”的奋斗身影。

捡拾、清扫、收运,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更多了一份严谨与责任。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我省环卫全行业高负荷运转,24小时严阵以待,各地州市普遍增加了清扫保洁和消毒杀菌作业频次和范围。不仅加强常规工作管理,还要禁止医疗废弃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中,对重点区域周边废弃口罩采用密闭口袋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并增加重点场所周边作业车辆和环卫设施的消杀频次,避免病毒传播。环卫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也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在岗率达90%以上。